於橋頭藝術村(白屋)[1]內部的廚房內裝置,此處的廚房已無人使用,被堆棄的桌子椅子以及雜物,老鼠的糞便,天花板剝落的漆,霉味的空氣,微量泛出的光,在這表層上面佈滿了一層厚重的灰塵;再此空間的作面上放置一花盆,上面插上一支直徑六公分長ㄧ百五十公分的龍香[2]。
理念:
將龍香插入花盆且點燃,時間的對照因為現時的動態關係,雜亂無章的灰塵在堆棄物被招喚起來,像是一場追弔過往的積澱,追弔時間的存在消逝,在憑弔的現時龍香灰燼的墜落與灰塵共為一體,花盆的意向是植物成長的載體,向上生長的普遍實徵,而植入龍香的實體時間卻是與花盆的意向倒置。橋頭糖廠在資本主義下,頹敗的房舍一一倒落,我們所注視的是數字的累積,觀光人數所提供公家機關為文化效應的認可,人們的眼睛忽略角落隱諱的聲音,而藝術家藉由展覽機制的本身,將習以為常的視覺忽略處提領出來。
[1] 橋頭藝術村內的宿舍區,興糖路三巷三號
[2] 龍香---在ㄧ般廟裡所焚燒祭拜神明用的香,上面有龍紋的圖示且尺寸較為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