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孤

老街返家計畫 之 < 託孤 > 2009’2’28

地點:高雄縣橋頭鄉老街
時間:2009'2'28下午15:00

藉由各種方式身體在地面游動著,身體感知到環境上的變異,變異裡察覺三者(環境、自身、思維體)之間微妙的存在,整體的行為不斷的呼喚過去與現在,對照下看見裂縫,這縫隙是個深邃的無底洞,關於最令人迷惑的秘密-生死,時時刻刻在生與死之間穿游,自體也是他者的對照物,唯一的免除就是-不動,所參與的方式是物與物之間的對話,那閱讀出的資料是份超越…

近20年來「永續發展」(SD,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國際間被高度關切,台灣的學界和政界也都在談永續,而且舉凡環境、工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事事都可跟永續產生關聯,乍聽之下永續是有點過度泛濫,不過廣而博確實是1987年聯合國「布蘭特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永續定義的特質(強調在資源利用上不損及下一代的生存空間和權利)。「永續發展」是跨宗教、文化、種族、階層、國 界、政治立場的共識,試想舉凡能突破所有複雜現象達成無異議共識者,必定是要無限寬廣而能包容一切,然而這並無損這個普世價值的目標,經過1992年 「21世紀議題」(Agenda 21)和2002年「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ohannesburg)之後,永續發展須涵蓋環境、經濟、社會三大主軸的論點已獲國際間的認同,其重點在於承認人與環境間存在著彼此關連、依存、互動 的關係。
國際間許多學者提出,永續發展引導我們思考如何由人類的支配論(dominant world view)轉走向深層生態觀點、由速成的走向長期和遠程的論述、由中央集權走向地方自治和在地化和草根化,因此多數學者都贊同,永續發展其實就是一種社會 改革(有學者甚至形容為「社會革命」)(a societal change or evolution),因為許多人為典章制度及人類的行為與價值都必須要隨之而改變,許多學者倡議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應從小處著手,也就是「社區規模的永續發展」,「農村社區」也是體現永續的最適地點。[i]

一些事件的發生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是絕對性的超越,超越種族、性別、國籍、意識形態等等…五年之內北極夏天冰層將會消失,氣候專家巴克斯(Jason Box)說:「我們現在了解,即使氣候不再暖化,格陵蘭也會繼續融冰,因為它已超過臨界點,無法維持我們記憶中的冰層了。」[ii],世界冰河快速消失將加劇各地海平面升高和洪災,根據設於瑞士的世界冰河監測組織(WGMS, World Glacier Monitoring Service),收集各地山區100處冰河數據的研究指出,世界大多數冰河會在幾10年內消失。主席海柏理(Wilfried Haeberli)表示,如今冰河總量是數千年來最低,如果持續暖化,縱然幅度不大,所有小冰河也會消融,連美國阿拉斯加(Alaska)和喜馬拉雅山 (Himalayas)的大片冰河地區,也將減少一半。許多專家認為全球暖化導致融冰,是人類最大威脅之一,因為逾20億人仰賴冰河的河水維生,而且冰河 消融,將加劇各地海平面升高和洪災[iii],這些駭人聽聞的事卻是真真切切的一筆又一筆,而我們又能做甚麼?。

橋頭老街的拆除正也是示範我們如何傷害地球的例子,緣由是因為要促進地區的商業發展所以將六米的道路拓展到十二米,那拆除的磚瓦去哪了?找地方埋了,然後再買新磚蓋新的房子,動員一堆的挖土機大型運送機具,配合灑水防止灰飛的四竄,在披上新的水泥壁飾…產業是環環相扣的,中間生產的熱能是非常驚人的,而這熱能能幫助老街的生意變好?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拆除的是老街的特色-百年的建物,一個文化累積的歷史建物被他們所謂的商業目的啃咬著,人會死但文化資產卻可以代代相傳,如果人類的欲望適當的調整,地球及我們所關心的文化資產卻可以更豐厚的回饋於人類。

橋頭老街返家計劃
源起
永續空間設計公司的執行總監-商毓芳老師提出備料庫的概念,這永續的觀念正是對地球對人類正向的注視與實踐,是份愛的關懷,對人類子孫的責任;在商老師的鼓勵及僑仔頭文史協會推動高雄學園藝術植根計畫配合下,個人提出以身體及行為推動「老街返家計畫」,此計劃至少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將他們認為廢棄的磚瓦搶救回到備料庫,這本質上是一個託孤的動作,生命的再延續,表面上是本體的絕對消失,但祂身上的孩子我們將再次使用復活術將他重生。
託孤
2009’2’28號當天在一群熱血的朋友們(橋仔頭文史協會、永續田野工作大隊、台灣田野工場、金甘蔗工作大隊等等…),浩浩蕩蕩的出發到老街宣示我們的關心與實際託孤儀式,經過幾次的動員,我們搶救的速度總是比不上鋼鐵機器的兇狠,我們的行為總是默默的進行與自以為是的資本主義份子批評成強烈的對照,對立並非是我們處理的方式,盡管我們對老街的未來想像未能達成裡想的位置,但我們還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試著將最有可能性的希望,殖入在一群有夢的人身上。
第二階段,很幸運的是,老街商家蘇小姐很樂意與我們合作,將它們拆除後的立面讓我們實踐計畫案,我們將會把這些託孤回來的磚瓦,結合建築師、陶藝家、藝術家共同合力製作,延續過去的符號記憶與當代新語彙的創作,這其中有著永續經營的理想實踐與文化精神的再出發。
[i]作者:林莉萍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都市與區域科學博士生)
引用 http://e-info.org.tw/node/40375
[ii]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12/081215091015.htm
[iii]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2009/jan/19/glacier-rising-sea-levels

感謝藝術家鄭陽晟協助做了一台超厲害的人力推車
感謝一群熱血朋友參與此次的活動及分享資源 感恩



攝錄:毓伶


























攝影:黃仲淇
















攝影:林柏樑
























攝影:黃仲淇

















攝影:黃仲淇
























攝影:黃仲淇
























攝影:黃仲淇
























攝影:黃仲淇
























攝影:黃仲淇


















攝影:林柏樑
























攝影:黃仲淇


















攝影:火花去



相關文件

http://vsvtvv.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08.html

http://vsvtvv.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3521.html

http://vsvtvv.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20.html

http://vsvtvv.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31.html


http://vsvtvv.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html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